◎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税务、审计制度,进一步健全银行监管,减少现金交易,让灰色收入、不合法收入尽可能被遏制和缩小。
在城市,不同企业和单位的职工所享受的公共医疗服务及社会保障的差别也非常之大。然而,收入分配如果不公正,则必然会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影响社会和谐,引发社会问题。
然而,当公正不复存在时,他(她)们便失去了希望和奋斗的动力。而个人的努力和勤奋程度是可以主观控制的,由此造成的收入差异反映的是市场的酬勤惩懒,是市场良好机制的反映。而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各种事件就是极好的证明。第一,指收入差距因经济社会自身的正常发展而造成的不平等。然而,按照现行制度,当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时,其补偿原则是按现有的土地价值(由该土地上的物产衡量)给农民予以补偿。
这种投机倒把式的行为使得地方政府从中获得巨额的土地差价。因此,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公正,而在这一点上,政府本应完全可以做到。安倍晋三的竞选措辞会演变为更强硬的对华政策吗?还是说,他也可能像在2006年一样,体现出务实的一面?当年他就把中国作为当选首相后出访的第一站。
但另一方面,日本不细心照顾中国对日本二战行径的沉痛感受,这一点继续毒化着中日关系,让钓鱼岛争端的解决难比登天。在通货膨胀上升的情况下,不管日本官方利率是不是上升,日本债券价格将下降,而日本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巨大金额的日元债券(占日元债券持有的大部分)的价值将会下滑。1990年泡沫破裂后,日本再次成为西方的教材,不过这一次是反面教材,代表着经济停滞不前又束手无措、在债务陷阱中无法自拔的窘境。没有人可以忽视日本,尤其是目前正陷入对日关系泥潭之中的中国。
如果这个情况发生,日本将再一次证明它作为一个小国而影响整个世界的惊人能力。日本人再次依靠其集体意志与民族荣誉感,发挥了远大于其人口规模的全球影响力。
这时日本政府可能会出手干预,对金融业进行资产重组,其手段则是增加日本央行的货币供应。但不论是哪种情况,中日之间就钓鱼岛问题达成某种协议都非常重要——即使是纯粹姿态性的协议。如果日本爆发金融偿债危机,将很有可能导致美国利率上升,美国债券价格下跌,而此时美国经济复苏又在经受着财政悬崖问题的威胁,欧洲也在继续艰难地应付着自身的债务难题和银行业困境。但是,日本已经连续20年政府开支庞大而经济增长停滞,如果以债务占GDP的比例衡量,日本政府已经成为比美国政府更严重的负债者。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跨国企业突然崛起,并在20世纪80年年代成为全球业界领导者,就是这方面一个例子。但安倍晋三成为日本首相之所以重要的第二个原因,甚至比影响钓鱼岛争端和中日关系这个原因还要大,那就是:安倍希望结束日本的通货紧缩状态,而他为此而采取的政策如果成功,将会给整个东北亚甚至其他地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新兴产业方面也有不少案例。从传统的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到光伏产业等代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中国的产能过剩是普遍的、全方位的。
2011年就降到10%以下,而行业内企业毛利率若低于10%,很难实现盈利。不过,从导致此轮产能过剩的原因看,不能靠拉长经济低迷时期来自动淘汰过剩产能,中国当前产能过剩现象并不是单一经济周期的现象。
虽然中国没有产能过剩的指标,但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公认为产能过剩。而2011-2012 年是行业前期投资下产能释放的高峰时期,然而这时随着经济总需求的逐季下行,产能过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可惜中国国家统计局没有编制及公布这个指标。十多年前,中国也曾出现过产能过剩,但那更多是周期性原因,在周期谷底时确实会呈现产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但由于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并未下行甚至更高,产能利用率很容易随着经济复苏而强劲回升。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因此,中国产能过剩的解决,不能用逆经济周期的传统思路,即总需求扩张政策。数据显示,中国最大10家光伏企业累计债务已高达1100亿元,此外还有数目庞大的应收账款,光伏企业的财务危机更显严峻。
也正因此,如果仅靠政府调控,只能使问题有所缓解,若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长痛不如短痛,必须依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GDP挂帅的地方官员提拔体系及政府对资源和生产的强大控制和影响,加快完善市场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严格破产退出制度,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和定价机制,从而有利于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作用。(来源:FT中文网) 进入专题: 产能过剩 。
其产能利用率在2007年将近90%,由于盈利丰厚,吸引了许多企业新建大规模产能。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
而如果压缩产能,则经济可能会遭遇滑坡。尽管1月4日倪开禄回国打破其跑路传言,但超日太阳资金链紧张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尤其在2009 年和2010 年四万亿投资带领下,企业盈利改善,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热情攀升。光伏产业产能也严重过剩,据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对所属160多家企业的统计,产能己经达到了35吉瓦,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在40吉瓦上下,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还多。产能过剩在企业层面的影响如企业净利率降低,负债增加,应收账款的增加,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进而将风险传递到银行业。因此产能过剩问题也凸显政策难题,如果不抑制政府投资的冲动,则产能过剩得不到解决甚至会愈演愈烈,而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对经济增速有一定制约,也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可能较为明显。
产能过剩是今后5年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中的最大挑战。有数据表明,2010年,光伏产业毛利率还在30%左右。
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其连续5年年增长率超过100%,在产品价格暴跌的背景下企业利润锐减乃至大面积亏损,巨额负债更令企业如牛负重。近日,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开禄留下数十亿债务外逃传闻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在光伏行业整体困境面前,超日太阳显然只是冰山一角。到2012年上半年,海外上市中国光伏产业股中,毛利率低达1%以下者已经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为负数。
美国、日本等国家很早就开始对产能利用率指标进行工业统计和跟踪分析, 是用于反映工业经济实力和工业经济走势的一个主要月度指标。笔者认为,造成光伏企业高应收账款运营、资金链紧张的罪魁祸首在于产能严重过剩,而非行业本身问题——毕竟巴菲特还刚出手25亿美元投资美国的太阳能产业。其次,结构调整也未必有效,新兴产业、传统行业的高端产品领域,产能过剩也是重灾区。然而,中国现在进入经济转型期,当产能过剩遇到经济转型,产能过剩就成为更加棘手的问题。
产能利用情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即为产能利用率 ( capacity utilization) ,被定义为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与最佳生产能力之间的差异。据报道,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业目前产能闲置逾40%。
各地一窝蜂而上的结果是产能扩张太快,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降低,近两年已经降至65%左右。而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是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原因,表现在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
传统行业而言,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中指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产能过剩的发展使企业的投资预期下降,其解决需要合并关闭一些工厂,这会导致失业,打击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行压力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7:31天狐定制
2025-04-05 17:20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6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4天狐定制
2025-04-05 16:59天狐定制
2025-04-05 16:43天狐定制
2025-04-05 16:17天狐定制
2025-04-05 15:53天狐定制
2025-04-05 15:37天狐定制
2025-04-05 14:51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